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往期
回顾

以变应势是建企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项

王传霖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进化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是唯一永恒的东西,是一切的驱动力。尤其在互联网、新科技深度融入人类工作、生活的今天,时间的颗粒度仿佛被进一步压缩,历史的车轮正以亘古未有的加速度迅猛前进,使得企业内外部变化的速率、频次与力度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是个“不进取就出局”的世界,无论你我是否接受,其实也无他路可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唯有持续变革、快人一步才能基业长青。


风物长宜放眼量——回归本源的思考

企业变革首先在于要能够牢牢把握住时代、国家、行业脉动的节奏,与企业发展合流,才能适者生存,顺者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变化。这些变化无疑将深刻改变建筑行业、企业的长久发展。观察这些变化,必须要回归建筑业本源,再结合新时代的新趋势,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这些外部的变化。

建筑产品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唯GDP至上的年代,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拉动地方经济的一剂猛药,却非良方。大干快上的结果是遗留了大量低质甚至是烂尾的建筑产品。楼脆脆、楼倒倒,拆了重建这些负面新闻频繁显现报端。建筑产品真正关乎国计民生、衣食住行,它的安全质量和人的生命与生存品质息息相关。万科提出的“让建筑赞美生命”,既是一种企业的价值追求、使命担当,也是对建筑产品现状的一种无奈呐喊。同仁堂人恪守百年的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同样值得我们这些建筑从业者去反思、体悟与践行。

建筑企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建筑企业有别于如烟火般的高科技企业,他们发展的常见轨迹是闪耀登场、快速扩张、突然跌落,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创始人挣得盆满钵满抽身而出,产品的责任也随之烟消云散。而建筑企业家则不同,他们承担着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肩上扛得是对国家人民的厚重承诺。同时,建筑产品的质量责任终身制也是一把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加重了对这份承诺的敬畏感。因此建筑企业的企业家、经营者需要拉长视角,以无愧于时代、人民的工匠精神去经营企业,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建筑产品。


春江水暖鸭先知——新时代的新趋势

新的时代,有新的变化。敏锐感知这些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企业变革的方向与思路。

不缺产品缺好产品——由“高速”到“高质”。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提高供给质量。建筑业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转变。建筑业根深蒂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多元化的需求,所以迫切需要我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静下心来抠细节、练绝活、强内功、做品质。

做大不如做强——由“外延”到“内涵”。企业做大是做简单的加法,通过不断重复、累加,增加自己的块头,衡量的是企业完成产值、新签合同额等规模型指标;做强则是在做四则运算,宜加则加、该减则减、应乘则乘、当除则除,通过增强优质资源的整合能力、规范高效的运营能力、创新驱动的发展能力,提高管理与生产效率,衡量的是人均产值、人均创利能力等效率型指标。当前我们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实现规模持续扩张与质量不断提升。看似是如何做大的问题,实际是如何做强的问题。只有通过管理与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的持续变革,不断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管理效率,才能有效破解上述矛盾。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由“高耗”到“低碳”。生态环境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如果我们不能加快变革“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建造方式,那么自然环境将会以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和速度请我们出局。

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由“本土”到“跨国”。2017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了中国100大跨国公司分析报告。报告分析得出2017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平均跨国指数为14.85%,其中以建筑为主业的企业共有7家进入榜单,依据企业海外资产总额排序依次是中交、中建、中电建、中铁建、中铁工、上海建工、北京建工,仅有中电建以32.37%、中交18.41%超过平均水平,其余五家跨国指数均低于9%,其中中铁工4.32%排名第六。上述数据显示,虽然“一带一路”作为国家战略,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走出去”,实现从本土公司到跨国公司再到全球公司的跨越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走出去”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以变应势,变中求胜

随外部环境压力的被动应变,至多解决企业生存问题,激活企业内生的变革动力,才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变化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因此,寻找、挖掘、激活我们企业下一步发展新的内生动力源泉,在此时便显得尤为关键。分析我们企业发展的动力,应该着力实现三大新旧动能转换。

从依靠执行力红利到依靠企业家精神红利。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家精神是1,其他是0,没有了这个1,再多的0也没有用。企业家是洞察力、创造力、专注力、毅力的有机载体。纵观当前众多领先企业的组织变革,其外在呈现形式各异,如阿米巴模式、创客模式等,但内在的逻辑普遍是激活个体,激活每个人的“企业家精神”,如京瓷的“人人都是经营者”,海尔的“人人创客”。传统建筑企业来源、发展于计划经济时代,计划经济自上而下、指令式的管理方式根深蒂固,在当前变化加速、创新加剧的今天,此种自上而下依靠执行力的方式,往往显得有失效率、活力与创新。

从依靠员工数量红利到依靠人才知识红利。犹如当代战争,比拼的不再是人海战术,而是先进的装备、技术,背后是人才和知识。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伟大事业中来。拥有一支踏实肯干、执着敬业、执行力强、忠诚于企业的干部员工队伍,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壮大的根本依靠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全局科技专家型、业务领军型人才匮乏,投融资、境外业务等高级管理人才急缺,企业转型发展缺少充足的高端人才支撑。

从依靠政策体制红利到依靠制度机制红利。建筑行业是一个与宏观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的行业。单纯依靠吃政策制度红利的企业,通常饥一顿、饱一顿,给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如何熨平经济周期对企业的影响,只有依靠企业内部机制、制度的先进性,激活企业与个体自身的活力、创造力。此时有的人会问,我们是国有企业,政策、体制没法改变,我们怎么办?君不见,在同一环境下,为什么有的国有企业发展势头迅速,有的则戛然而止,由此,国有企业并不是僵化的同义替换,体制政策问题并不应该成为企业发展不好的必然借口,其内在的根源是企业本身的机制与制度设计问题。所以企业需要思考的是,一方面如何打好体制政策牌,发挥体制政策优势,另一方面设计好企业自身的制度与机制,不要自缚手脚,两者结合力争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企业家精神、人才、机制与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企业家精神需要优秀的人才去彰显,也需要合适的机制与制度去保障。如果说企业家精神是1,那么人才、机制与制度可以让1变成9。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新旧动能转换,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旧动能,而应是新旧动能协同为企业变革、转型、升级提供支撑,同时旧动能也可以转换为新动能。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