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加速筑材网建设,建设出零距离、零时差、趋透明、惠行业的材料采购平台。集团联合优质建筑企业、银行等股东单位,率先成立筑材网,变革了传统的采购体系,采购的主动权、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通过大量交易数据和集采功能,建立起从车间到工地或反向定制的直通模式,材料采购由向供应商购买,变成工厂为集团定向加工,提高议价、定价权,彻底颠覆采供关系。银行征信系统引入筑材网,向基层提供在线贷款服务,为基层的“现款购货模式”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下一步将信息传播和分享技术、大数据分析、金融支持等先进的概念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来,将产业链上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金融机构、供应商、生产商和物流服务商串联起来,形成生态闭环。提升平台知名度,共享海量优秀供应商资源;利用平台交易的监督机制,使交易行为被社会资源所认可,引入社会资源支持采购交易。将项目采购需求、建材价格数据、建企资质数据、供应商质量评估数据等信息整合进大数据库平台,使有用的信息零距离、透明化呈现,建立信息高速通道,实现资源共享,用互联网手段全面服务建筑行业。
尽快打造智慧化工地,全面建设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智慧施工、数字建造。一是继续加强施工应用中的同步精度控制工作。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研究施工过程中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应用。总体思路是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基础上,整合大地测绘系统、BIM技术、北斗定位系统,利用先进的测控设备、物联网技术、无线传输手段,确保结构精度的整体可控,建立起数据共享和交互的平台。下一步要加快程序的开发速度和技术、设备的现场试验速度,推动平台应用进程。通过BIM二次开发,定制施工过程BIM管理平台,实现高精度动态监测体系与施工过程管理的数据交互和可视化,满足不同专业独立施工、交叉作业的协同管理,实现数字建造。
二是继续加强智慧工地建设。围绕项目现场的人、财、料、机等核心要素,建立项目管理平台。通过劳务实名制软件、卫星定位导航技术、材料管理软件,引入AI、特征识别和云计算等技术,将动态BIM技术网络化,通过虚拟现实的“人、材、机预判”与施工过程“人、材、机实时跟踪”的对比、分析,总结人、材周期变化与结构进度转化规律、资金支付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所有项目施工全过程智能监督与预警,实现智慧化施工。通过机械设备管理软件、安装在机械的智能监控芯片、视频监控设备,对设备使用过程实时动态监控,建立预警值管理,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始终处于可控状态。集团将着重解决“动态BIM管理平台”与“智慧工地”的融合问题,建立起全面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建造的最终目标。
建立财务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升级。一是继续推进统一审批制度。由法人单位统一审批工作已在所有地区总部展开,并在稳步推进中。加快项目管理软件与NC财务管理平台的对接速度,将业务审批与集中支付实现数据共享,以真实业务为支撑,实现支付有依据,从源头防控风险。
二是集中管理资金,搭建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运用大数据工具实现资金集中支付,由集团本部直接管理项目部资金,实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率。以会计凭证的影像化、审批工作的流程化和凭证生成的自动化为目标,进行硬件的配备、软件的开发以及流程表单的设计,加快财务共享中心实施步伐,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设备管理平台,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一是构建并实施新型市场、价格体系。集团所有设备租赁业务实行市场垄断、价格竞争机制。所有设备租赁合同必须经由设备租赁公司签订,倒逼其提高管理水平。合同中应明确权责利,附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与财务支付系统直联。
二是利用新型技术和手段,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状态。把全集团机械设备建立台账,录入设备管理平台。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等技术,应用定位芯片、视频监控等设备,通过视频和照片上传等手段,结合项目现场视频监控系统,对设备重要关键部位、重要时间节点等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实时监控。转变管理思路,让专业人员由“盯现场”转变为“盯电脑”。充分发挥塔吊司机、指挥人员作用,整合好设备公司、区域总部、项目部等各方资源,明确各自职责,协同工作,确保机械设备运营得安全、稳定、健康。
优化办公平台,提高集团管控能力。集团管理核心是条块结合、责任明确,每个专业的线条管理必须实行集团本部、地区总部、项目部三级管理,各负其责。办公平台作为集团实施行政管理的载体,要优化其流程,梳理人才招聘、培养、发现、使用、考核等流程,为高效培养和有效使用人才提供支撑。把人事管理平台与项目劳动力管理平台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构建起系统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