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往期
回顾

新时代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鲁贵卿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


新时代建筑业面临三大挑战

新中国建筑业经过七十年的成长,尤其是近来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无论是规模上,还是管理上和技术上都上了一个大台阶,都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提并论。但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质量还不高,对投资拉动、规模增长的依赖度还比较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差距还不小,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适应能力还不强。总体上看,机遇很多,挑战更大。

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建筑业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对于行业未来的不确定性,给建筑企业带来了焦虑和恐慌,这种迷茫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建筑业的发展。

一是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近几年,国家在环保方面要求越来越严,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国家大力推进绿色建筑,要求更多使用绿色建材,降低建筑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这些举措对建筑企业在施工工艺、成本控制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从事建筑业的人数正在减少,建筑工人数量急剧下降,每到新年伊始,各地都会频繁爆发“用工荒”,这就要求建筑企业加快产业化的发展,逐步减少人工使用,提高用工人员素质。

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入和国家治理、社会治理体系改革与变化,原先熟悉的一些制度规则和做法习惯等都将发生改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也必将因时而变,这些都必然会影响着未来建筑业的走向。

二是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随着大国博弈,中美贸易战的演进,国际市场的不稳定性逐渐加剧,加上中国股市低迷、房地产市场不振、人民币汇率波动以及中国金融市场资产价格的下跌等现象,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造成了较大变数,也对建筑行业的发展预期带来一定影响。另外,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以来是分析建筑业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近些年来,中国经济GDP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走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未来固定资产投资的不确定性将也会越来越大。

三是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建筑产业现代化,还是智能化、信息互联技术等新技术,都在逐步渗透到建筑行业,这些新技术到底会给传统建筑业带来怎样的变化目前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未来,是否还有更多新技术进入建筑行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和作业技术,也都充满了未知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技术的更新是否意味着一批“守旧”企业的更迭更是无人可解的谜题。

上述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都是未来中国建筑业不可回避的难题,每一家建筑企业都必须认真对待。

行业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新情况带来的挑战。我国当前的建筑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行业管理的体制机制办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建筑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是顶层设计不清晰,制度设计碎片化。建筑业管理事实上为各个专业部门分割控制,资源配制重复浪费,政企不分、职责不清、条块分割等现象较为严重,仅中央一级就有几十个不同专业的管理部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往往是“急就章”,制度“碎片化”现象严重,导致与实际情况相脱节。

二是制度之间相互矛盾,资质管理备受诟病。我国建筑业管理缺乏系统化、法制化,导致制度之间相互矛盾,不利于执行。另外,建筑业的企业资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管理思路混乱,造成市场乱象丛生,引起大量项目的挂靠行为,同时导致一些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下降。

三是建筑法规建设滞后,建筑市场乱象丛生。时过多年,《建筑法》的不少法律条文已经不合时宜,严重影响到建筑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行业中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建筑法覆盖面过窄、市场端恶性竞争、过度竞争,履约端成本增加,结算端拖欠日益严重,市场信用不足等等。未来,我们的生产关系怎么样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筑业一个重要的命题。

在上述这种市场环境下,建筑企业如何适应、如何发展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带来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建设工程企业海外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但动荡的国际环境,不少项目血本无归的案例都在提醒着我们,国际化的道路依旧阻碍重重,充满了变数。

一是全球政经领域“黑天鹅事件”频繁发生,政治风险加剧。中美贸易大战、英国脱欧、特朗普退群、欧洲各国大选极右翼势力的登场以及俄罗斯乌克兰事件、伊拉克战争、伊核朝核问题等一系列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全球政治生态的极度不稳定性。一旦当地政局发生变化,境外施工企业都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在一些政局不稳、治安较差的国家和地区,人身安全也面临着考验。

二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环境复杂,企业运营困难。当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风险积聚,贸易环境十分复杂。同时,建筑企业用于境外的自有资金比较有限,向银行进行外汇贷款受到极大制约,包括外汇启动资金贷款和外汇后续资金贷款的制约。加上“一带一路”建设中一系列项目的巨额融资需求,使得想要“走出去”的企业在资金融通和持续发展上面临困难。

三是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阻滞“一带一路”的推进。中美贸易战持续演进,结果尚难预料。与此同时,日本、欧洲、印度与中国之间竞争不断,这些都是中国推进战略性走廊建设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另外,需要认识到,大国之间的博弈不仅限于贸易本身,而是关于标准规则制定权的博弈。目前,中国的标准规范尚未被国际工程承包市场普遍认同,欧美标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那么如何将中国的标准输出出去,变成世界的标准,可能是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最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上述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不适应带来的挑战、国际化带来的挑战是整个建筑行业需要面对的,同时也是每一个建筑企业必须面对的。我们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相对的确定性,提高决策正确率,抓住发展机遇,化解各种风险。面对外部宏观政策环境变化和行业管理体制机制的滞后,我们必须眼睛向内,做强自己,做好自己。在贯彻“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时,要相信常识,拥有知识,才可能把我们从不确定性中解救出来。查理•芒格说的好:“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而微观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我们只有勇敢迎接挑战,赢得挑战,赢得未来。


谱写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高速度增长时代的结束,就是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开始。

如何才能抓住机遇,赢得挑战呢?我认为,未来中国建筑业应当走好五条路:

走好内生式发展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筑业作为传统制造行业,在新形势下,要坚持眼睛向内,做好自己,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提高供给质量标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产品创新及转型升级,紧跟客户需求,做优产品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提升产品品质。建筑企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自身,以提高供给质量标准为主攻方向,持续加强工程品质建设。要强化和突出建筑的“产品”属性,树立品质品牌意识,大力发扬工匠精神,打造匠心产品。

二是强化精细管理。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也不论是独资还是股份制企业,管理都是永恒的主题。企业要想持续发展,成为百年老店,就必须企业眼睛向内,苦练内功,强身健体,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运营机制,实现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推广绿色建筑。传统建造方式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绿色建造、绿色施工,绿色建材,降低建筑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大势所趋。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和建筑企业都必须进行管理转型和产业升级,在绿色节能环保上下功夫。

四是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快从传统的按图施工的承建商向综合建设服务商转变。不仅要提供产品,更要做好服务,要不断关注客户的需求和用户体验,并将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以及美观性的客户需求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贯穿于施工建造的全过程。通过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型升级,紧跟市场步伐,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行为是由其思想支配的,而企业文化建设是用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而愚蠢的企业是不能赢得市场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共同目标和统一价值观基础之上形成的做事的风格和习惯。企业文化应当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制度、企业形象等内容,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文化是决定企业能否长久发展的根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走内生式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走好国际化发展之路。“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给每一个企业都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走出去”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增加市场空间,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目前,建筑业企业对国际市场还缺乏深刻的认知和全面把握,对国际惯例、通行规则还不熟悉,对“走出去”遭遇的挫折和教训尚未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和掌握。因此,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好国际化发展之路,必须坚持“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走上去”“走回来”这“五步走”。

一是“走出去”,也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迈出国门。企业应当把国际化作为长期发展战略,编制《国际化经营战略规划》,构建相适应的海外发展与管理平台,推动从市场的国际化向管理体系的国际化、企业文化的国家化、人才集聚的国际化延伸。要积极稳妥地提升海外各种资源配置的比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要优先供给,政策上大力支持。同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抑制急于求成的冲动,坚持比较优势、差异经营,依法合规经营,把商誉当作生命,维护企业品牌形象。

二是“走下去”,也就是要持续不断地走下去。企业走出国门后,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绝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也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不能竭泽而渔,搞一锤子买卖。只有长期坚守,持续耕耘,才能有所收获。

三是“走进去”,也就是要融入当地,深耕细作。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要实施“属地化”策略,与当地社会实现深度融合,尽快了解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市场交易规则。也可以通过实施海外并购,快速拓展海外市场,引进海外管理经验、科学技术、人才资源,使企业运营管理与市场需求更加匹配,不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四是“走上去”,也就是要走上国际竞争的高端市场。企业要积极研究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紧盯国际高端市场,承揽当地市场上具有重大影响力、标志性项目,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建造”“中国品牌”。要加强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效对接,立足全球资源,探索股权投资、股权置换、参与股权基金、项目债券、资产证券化、发行永续债等多种融资形式,深化与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互利合作,构建起金融产业对海外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是“走回来”,也就是要把收益利润和资金资源等收回来。企业经营不同于做慈善,“走出去”不能老做赔本买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一定要遵循国际市场的通用规则,遵循基本的商业逻辑,敬畏市场,尊重常识,切忌头脑发热,意气用事,盲目跟风,在这方面中国企业有太多的教训可以总结了。

走好创新型发展之路创新是企业生命之源。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创新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一大法宝。建筑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中国建筑业是我国开启市场化进程比较早的行业领域,建筑企业作为完全竞争性的市场主体,必须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建筑业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创造,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等。建筑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及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方法,大力推行环保节能、低碳高效绿色建造、绿色施工、绿色建筑。

二是管理创新。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生产组织方式、运营机制等方面应当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比如说项目法施工就是对我们过去企业法施工生产方式的一次创新,而法人管项目则是对项目法施工生产方式的再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在新形势下对建筑业如何解决重快轻好、重量轻质问题提出的新要求,但要实现这种要求,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在管理实践中大力创新。

三是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被认为在市场竞争中比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将不可逆转地进入到“商业模式”的竞争。模式创新之一是“提升效率的商业模式”,其最直观的体现是注重成本的降低,包括时间成本、浪费的机会成本等方面。模式创新之二是“提升效益的商业模式”,其主要是指要打通价值链,通过E+P+C+O的一条龙服务,将附加值较低的施工端向高附加值的设计、运营转型,从而实现效益提升。模式创新之三是“改善生态的商业模式”。随着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建造方式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企业要不断探索以构件预制化生产和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建筑工业化”的新型生产模式。

四是体制机制创新。就整个建筑行业来讲,要走好创新之路,还必须进行体制创新。目前,我国的建筑业虽然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发展历程,但在行业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制不完善,市场不规范,政企不分开,行政无边界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

走好建筑工人产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国内的建筑业工人主要以未经过系统培训的农民工为主,无论是社会、企业,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个人素质提升的关注都较少。比如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评定不够科学、合理;高素质技术工人在城市落户、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难以落地;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体系不健全。而且随着国内“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减弱,这些问题将更加凸显。产品和服务是由从事产品和服务工作的人创造的,没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不可能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要经过长期培养养成的,并且还有必要建立起一套运行有效的长效机制。所以,走建筑工人产业化发展之路是一种必然选择。

一是倡导工匠精神,优化高技能人才生存环境。要使全社会形成“品质化”“精细化”的生产观念。尤其在典型企业大力褒奖、典型人物树立宣传方面,将传统的小规模“点”式宣传扩大为有计划的系统性宣传;另一方面,积极应用新媒体,使“推动式”宣传可以转化为“主动式”宣传,从而实现“工匠精神”的真正深入人心,树立起崇尚“工匠精神”、尊重“工匠人”的社会风尚,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的生存环境。

二是打造工匠辈出的机制。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供给制改革落到实处,制订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具体措施,确保“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全面落地。相关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工匠人”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技术评价考核体系,对于技术能力的评价突出实用性、实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改善农民工的生活品质,从机制上保证“工匠人”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和生存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工匠人”的生活质量。

三是提升工匠群体素质。加强技术工人培训,着力提升操作工人的技术技能素质水平。要发挥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四个方面的积极性,建立起立体交叉、注重实效的操作技能人才培训、使用、提高的制度体系架构。可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覆盖更全、标准更高、机制更优的技术工人培训体系,例如在社会、学校(含培训机构)、企业三个层面建立连接更加紧密的培训体系,以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农民工“不培训就上岗”,或教学与实践脱钩的情况。

四是优化工匠管理的体制机制。要加快畅通农民工市民化发展的通道,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拆除农民工在户口、就业、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入学、升学、高考等方面的藩篱。可优先考虑在城市已生活工作一定年限(比如说十年)、技能素质达到一定级别(比如说高级技工)的高技能人才,使他们尽快市民化,享受市民的正常待遇,使他们能够长期在城市安居乐业、幸福生活。还应当设立一大批专门从事建筑工匠管理的专业公司,将广大的建筑产业工人组织起来,发展起来。

走好信息化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说,“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互联技术”作为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一次重大的、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升。但是,客观地说,目前工程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个体差异还比较大,少数优秀企业已初步实现了企业级信息集成应用,达到了企业信息化3.0水平;也还有一些企业仍处在岗位级工具性应用水平(即企业信息化1.0);大多数企业则处在部门级应用水平(即企业信息化2.0),其中一部分企业正处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集成应用的过渡阶段(可以称之为企业信息化2.5)。

建设企业信息化困难重重,概括起来有“三座大山”:一是IT产品与企业管理的“两张皮”;二是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部门墙”;三是业财资税之间的“数据篱”。这“三座大山”严重阻碍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化和提高,我们必须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持续努力,搬掉这“三座大山”,否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不可能实现根本性突破和质的飞跃。

一是要真正克服“两张皮”。建筑企业信息化,就是将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互联网平台化,通过信息互联技术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企业管理数字化和精细化,从而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这里,理清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逻辑是前提,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关键,数字化和精细化是方法和途径,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提升社会生产力是目标和目的。

建筑企业运营管理有着它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对于IT企业来讲,应该从需求端出发,少一些互联网思维,多一些实体经济思维,以实体企业为主,以满足实体企业的管理需求为目标。IT企业只有研究透建设企业和行业的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产品,切实解决“两张皮”的问题,使建设企业得到健康发展,IT企业自身也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只有真正运用信息互联技术,才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才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

二是要坚决打掉“部门墙”。信息化是以一定的标准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通过管理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数据化、数据信息化、信息集约化来实现。建筑企业要多一点互联网思维,要站在IT的角度去思考,你既然要用这个技术,那你就得适应技术规则的基本要求,要想在火车道上跑,就得把轮距做得跟火车轨道一样的宽度才能快速行驶。

由于工程建设行业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我们在推行管理标准化的时候,不能仅仅在管理行为的标准化上花气力,更应当在管理语言的标准化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管理语言细化到管理信息因子,通过统一的数据编码,形成统一的计算机能懂的管理语言,为实现管理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条件。管理信息因子标准化数据编码及其应用操作规范,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统一语言,二是统一信息交互规则。以管理语言的统一性满足管理行为的多样性。

在进行企业级信息集成应用顶层设计时,必须着重考虑好核心、基础和目标这三大问题,核心是商务业务财务一体化主数据管理,基础是成本过程管控为主线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目标是满足全集团多组织高效运营有效管控。只有能够满足核心、基础、目标这三个基本要求的信息化,才可以称得上基本实现了企业级集成应用。企业所有的业务系统都要在标准统一的主数据平台上进行信息互通、数据共享,才能实现各项业务横向与纵向高效协同集成。这里的关键要素是主数据标准必须统一,各业务系统数据必须与主数据系统互通。否则,各业务系统之间就会形成“部门墙”,数据不通、数据不准、数据不全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就会长期制约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是要切实拆除“数据篱”。企业经营的基本逻辑是收支平衡。任何一家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实现收支平衡。工程项目自中标签约开始,到最终结算完成,整个过程涵盖了各个管理环节,这些行为均围绕成本、收入及效益之间的关系展开。实现商务过程成本和财务收支核算的无缝连接,实现商务成本、财务核算、资金支付、税费缴纳等经济数据的完整、准确、一致,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对工程建设企业来说,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有两个,一是利润,二是现金流。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经营性净现金流和净利润两大指标上,经济类业务包括业财资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产生出八组基本数据。这两大指标、四个方面、八组数据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目标,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企业信息化建设就要通过信息互联技术去完成、去实现这种需求。企业信息化只有实现管理和技术深度融合,才是好的信息化,这也是技术应用好坏的检验标准,是信息技术应用成败的试金石。

工程建设企业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是要搬掉“三座大山”,即克服“两张皮”、打掉“部门墙”、拆除“数据篱”。同时,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拥抱信息互联技术,加快BIM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3D打印、区块链等现代信息互联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效率,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

信息互联技术的应用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慢不得、快不得、停不得、丢不得。慢了就会落后,但也快不得,因为信息化有个过程,同时也不能停、更不能丢,否则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可以说,谁拥有信息互联技术谁就拥有未来!


回望过去,思考未来。2019年,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面临着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挑战无数,困难重重,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能力和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新的起点,认真回顾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思考新中国建筑业70年的经验教训,从中吸取智慧和能量,更好地迎接挑战,谋求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新中国就是在苦难中诞生,在磨难中成长的,新中国建筑业也是在困难中壮大,在竞争中发展的。当前,我们虽然遇到诸多艰难险阻,但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相比,与当年美苏的围追堵截、新中国孤立无援相比,目前的困难应该不算什么!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变化中发展,呈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世界的无限变化给了我们无限的可能和无限的希望,只要我们微笑着面对变化,拥抱变化,脚踏实地,仰望星空,随变化起舞,与时代偕行,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一定会达到光辉的彼岸,迎来无限美好的明天。


往期回顾